【解析】UG和CATIA哪个好?

发布时间:2019-11-20 10:17:01

引 言


21世纪是信息化世纪,各行各业都在计算机的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在机械工业领域以计算机设计、制造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机械制造。没有CAD/CAM/CAE的平台支撑的企业,则必将被信息化的时代所淘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市场份额排名前两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分别为CATIAUG此两款软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支撑着机械工业的齿轮运转不息,助力实现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135编辑器


有的人会问:到底哪个软件比较好呢?软件没有好坏之分,两款软件都有各自的市场份额,说明这两种软件都是被市场认可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今天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资料,来帮助大家作参考。



CATIA


发展历史简述


CATIA是法国Dassault System公司旗下的CAD/CAE/CAM一体化软件,成立于1981年。


一开始使用在幻影2000和阵风战斗机的研发。在波音飞机的项目中CATIA参与了除发动机以外的零件的设计研发,并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零件进行了装配。


波音飞机也是目前进行数字化设计和装配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2010年7月达索推出了CATIA的新版本V6R2011,利用集体智慧,让各种部门的人员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访问实时更新的有关产品的信息,方便使用CATIA的设计人员和使用SIMULIA的工程人员,使用DELMIA的制造人员在同一个知识数据库进行多学科的协同。通过这个平台,CATIA V6可以在线上连接所有的工程师管理者,使得交流沟通和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这也必将改变将来软件使用者的工作方式。




技术路线


目前CATIA在设计与工程软件中占有着市场份额,这说明了市场对该软件的认可。不仅如此和CATIA同属一个公司的兄弟软件DELMIA(生产线规划和管理软件,配合CATIA完成制造的可行性分析和实施)、ENOVIA(数据管理和设计支持系统)、BIOVIA(分子层面的模拟仿真,助力化学工业,光电产业发展)、ABAQUS(FEM软件之一等,均能有效的解决汽车航空航天领域的复杂问题,一起助力企业研发和发展。除此之外,CATIA还有以下特色。

CATIA先进的混合建模技术

在CATIA的设计环境中,无论是实体还是曲面或者是CAE分析等,都做到了交互操作。变量和参数化混合建模使得设计者不必考虑如何参数化设计目标,CATIA提供了变量驱动以及后参数化的能力。


CATIA具有在整个产品周期内方便的修改能力,尤其是后期的修改性。无论是实体建模,还是曲面造型,亦或是CAE分析,CATIA提供树结构,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对产品进行重复修改,即使是在设计的末尾阶段需要作出重大修改,或者是对原有方案的更新换代,对CATIA来说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CATIA所有模块具有相关性

CATIA的各个模块基于统一的数据平台,因此CATIA的各个模块存在着的全相关性,三维模型的修改,能够完全体现在二维模型、模型分析、模具和数控加工的程序中。


并行工程的设计环境使得设计周期大大缩短

CATIA提供的多模型链接的工作环境及混合建模方式,使得并行工程设计模式不再是新鲜的概念,总体设计部门只要将基本的结构尺寸发放出去,各分系统的人员便可以开始工作可同时工作,又可不相互牵连。由于模型之间的互相连接,使得上游设计结果可以作为下游的参考。同时,上游设计的修改又能影响到下游工作的刷新。实现并行工程设计环境。


CATIA覆盖产品开发的整个流程

CATIA提供了完备的设计能力,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的形成,以其可靠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完整的2D、3D、参数化混合建模及数据管理手段,从单个零件设计电子样机的建立;同时作为一个完全集成化的软件系统,CATIA将机械设计,工程分析及仿真,数控加工和网络应用解决方案结合在一起。用户提供严密的无纸工作环境,特别是CATIA中的针对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的专用模块。




UG


发展历史简述


1976年美国的McDonnellDouglas Automation公司收购了UG的开发公司UnitedComputing。


UG的雏形问世,1983年UG上市。


90年代被EDS公司收并,为通用汽车公司服务。2007年5月正式被西门子收购。


2009年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业务部旗下宣布:推出其旗舰数字化产品开发解决方案NX(UG)的新版,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高。随后陆续发布了几个更新版本使得UG的功能模块也日趋完善。



技术路线


UG不仅有强大的实体造型、曲面造型、虚拟装配和产生工程图等设计功能,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和加工仿真模拟,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之外还有以下主要特色。


运动学仿真

UG的运动学仿真可以运动学的和动力学的可以施加弹簧、摩擦力、重力、3D碰撞、step函数可以模拟出复杂的运动关系和动力学关系。


CNC加工

UG加工基础模块提供连接UG所有加工模块的基础框架,它为UG所有加工模块提供一个相同的界面友好的图形化窗口环境,用户可以在图形方式下观测刀具沿轨道运动的情况,并可对其进行图形化修改。该模块同时提供通用的点位加工编程功能,可用于钻孔、攻丝和镗孔等加工编程。该模块适用于世界上主流CNC机床和加工中心。使得产品开发从设计到加工实现了数据的无缝集成,从而优化了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

UG是当今较为流行对的一种模具设计软件,可以实现自动分模,也可以手动分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


作者观点


作为笔者的观点,无论是UG还是CATIA都能够实现工业需求的大部分功能,只是在不同的领域有强有弱。

CATIA桌面设置逻辑性强,按钮的布局也很有条理,开发初期就考虑好了整个软件的架构。使得以后的二次开发都很方便,而且整个技术系统都很开放,可以在上面实现很多功能。可以实现的交互式建模。而UG在界面上做的不如CATIA严谨,可能是受了美国自由主义风格的影响,很多版块的命令出现在一个界面。便利的同时失去了严谨性。这为将来检查修改埋下了隐患。



在产品设计方面,CATIA几乎能够实现各种复杂曲面的创建,建模也是很方便快捷。UG在曲面建模方面比CATIA低了很多。UG在一般的特征建模方面比CATIA简单,比如能直接生成长方体、圆柱体等。

但是在草图中UG的捕捉功能就比CATIA 弱一点。CATIA好多约束可以自动识别,大大节省了设计时间。

另外CATIA的特征建模上的参数化关联要比UG强的多。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案例会混杂大量的非关联元素在其中,如果不能参数化在后期修改起来会很困难

CATIA的知识顾问也比UG强大很多,CATIA强大丰富的函数库,可以读取、计算大部分的元素数据,比如点的位置;线的位置,计算实体的容积、质量等等。而UG可以读取的数据实在是有限。



使用过UG、CATIA软件的用户观点

     


Xuejianghu:“我说说我遇到的。我之前做汽车覆盖件的。用UG编程。遇见本田的模具,我勒个去~车门一出二,3万多张面。算程序的时候,那滋味。好光面的刀路,还是叫其它厂的工程师用CATIA做的。还有CATIA在搞航空产品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都减重建模。用CATIA在五轴加工航空产品的时候也比UG方便。作为使用UG 10年的人来说,希望UG12.0在CAM上有更大的更新。


寂静回声:“首先关于CATIA,现在的先进版本是3Dexperience CATIA ,而不是什么CATIA  v6其次3Dexperience 平台上的CATIA,完爆NX和Alias,它们俩拧一块也白给。3Dexperiene平台上的CATIA 与ENOVIA捆绑,想安装CAITA就得先安装ENOVIA,而且它两只接受对方,其它第三方无法插足这就造成其它PLM软件根本无法调取3Dexperience CATIA,而ENOVIA也不认识CATIA V5,但哪家公司也不可能布署两套PLM系统。所以当年奔驰换掉了CATIA V5,因为PLM系统很重要。特斯拉使用的是3Dexperience平台,因为特斯拉是新公司,不像奔驰那样有很多旧数据需要PLM系统来调取。如果新能源汽车企业都是像特斯拉这样的新人,那多数会选择3Dexperience CAITA。而那些传统的汽车企业则会权衡利弊。毕竟上了3Dexperience平台就不能下来了。


董振:“作为一个常年用UG和CATIA的工程师。我来告诉你精度确实UG的建模核心parasolid没有CATIA的高。不过在汽车行业这程度精度都绰绰有余够用了。就单个绘图效率来说UG比catia快多了快的不是一点半点。不过汽车或者飞机制造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对系统的整合与系统检验CATAI比UG强大的太多了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还有很多案例不就不说了。不过对我们个人而言用什么都一样主要看熟练程度。


Huang45op:“很难从绝 对的角度来讲那个好的,CATIA比较适合大型工程,我们公司是搞模具的,用的是UG,感觉UG比CATIA在模具方面方便,但是很多客户(汽车公司)传过来的3D数据都是基于CATIA的。CATIA跟UG不是一个级别的,打个比方,CATIA是美国,UG是欧洲的英法等国。从规模和实力上不可而语。CATIA曲面功能强大,模块众多。研发实力强,一年推出2个版本。UG一年勉强一个版本,且没多大变化。CATIA逆向功能也是3者中算出众的,还有DMU等等。一言难尽。


以下是CATIA和UG的主要客户。

(有些客户可能两方软件都用,取较主要的部分计算)


CATIA阵营

UG阵营

丰田

通用

本田

马自达

三菱

福特(引擎)

福特

比亚迪

特斯拉

日产

宝马

克莱斯勒


笔者能力有限,仅代表个人观点,说明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包涵。

*来自慧舟软件(D&A) 华东区技术顾问-王岩 提供

[返回列表]

上一篇:DELMIA助力实现兼具敏捷性及韧性的供应链运营

下一篇:日本制汽车造商的主要资本·业务互助关系图